央廣網北京4月7日消息(記者楊明 姚東明 楊守華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城鎮化不僅是本地人口的城鎮化,同時也是外地打工者的城鎮化;不僅城市要發展,鄉鎮也要一起發展。江蘇省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,堅持以人為本,城鄉同步,群眾認可的發展思路,走出了一條均衡協調發展的新路徑。14-4-7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>>>
  25歲的徐伶麗從四川到張家港打工已有9年時間了,今天她來到新市民事務中心為孩子辦妥了積分入學申請:“現在有這個政策,在外面,小孩和大人可以一起生活了,他人在這邊上學,我在這邊上班也放心一點,就不用操心了,擔心家裡小孩子怎麼樣了。”
  從2012年開始,張家港對外來務工人員實行“積分管理”。兩年來,全市有10多萬名新市民領取積分登記表,1.5萬人次參加當地醫保,1.6萬多隨遷子女入學,500多人通過積分落戶,成為真正的張家港人。
  今年年初,江蘇省明確:在全省推廣張家港積分管理模式,放開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落戶限制,加快實施省轄市範圍內本地居民戶口通遷制度。江蘇省委農工辦主任諸紀錄:“第一個是打開了一條通道,純粹的農村的人口流向城鎮戶口的一條通道。第二個就是解決了城鎮化的成本逐年分攤的機制。第三條啊,也是培養造就新市民的一個有效路徑。”
  在突出以人為本的同時,改變過去重城輕鄉、城鄉分治的做法,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,這是江蘇佈局新型城鎮化的又一鮮明特征。蘇州市率先探索城鄉發展規劃、產業佈局、資源配置、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、就業社保和社會管理一體化的新格局,日前成為城鄉一體化國家級試點。
  現在,江蘇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.39:1,是全國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,13個省轄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已實現全面並軌,城鄉統一管理的戶籍制度和外來人口居住證制度已全面建立,全省所有行政村已基本做到通路、通電、通安全飲用水、通互聯網。一批自然生態型、歷史文化型、特色產業型小鎮和村莊,使當地群眾享受到家門口的城鎮化。
  在無錫市錫山區盪口古鎮的尚苑客棧,老闆焦琴正在給員工講話。去年底,古鎮修複完成,在城市闖盪了近20年的她,毫不猶豫地回到家鄉,開起了客棧茶樓:“像我們現在的盪口古鎮,我覺得和城市根本就沒有區別,相反它提供的機會會更多,這是城市給不了我的。”
  在江蘇新制定的“新型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主要指標”中,基本公共服務、基礎設施、資源環境方面的指標占了絕大部分。改變傳統的粗放發展模式,江蘇在新起點上邁開了新型城鎮化的新步伐。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:“在發展理念上體現質量效益,在目標定位上體現更高要求,在衡量標準上強調群眾認可,使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成果經得起實踐的檢驗、群眾的檢驗、歷史的檢驗。”
  (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,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。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、報道事實、揭開真相。)  (原標題:江蘇均衡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t47ktgwr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